就事论事,表明观点。我是中国女排的粉丝,关注女排,常在头条中看到提问者在两两对比,谈谁"超越"谁的事,突出的典型就是把李盈莹与朱婷、与张常宁进行对比,谈超越。本人十分不赞同这种抱有不同目的的简单的对比,背实的炒作,用造势来达到"超越"效果的作法。

姑且先把李盈莹超越或比肩朱婷的事放一边不谈,也不谈未来之事,因那是将来时,不确定,没有实锤和根据,要谈也是唯心主义的现点。本文只着重谈现实版的李盈莹超越张常宁的事,以过往和现在进行时来论据分析,实事求是,这样来论,理据和事实比较充分,会有说服力。

一,明确李盈莹超越张常宁的依据与标准是什么?

李盈莹国家队二年级,超越张常宁,依据与标准是什么?是超越了张常宁这个人,还是超越了张的成绩和取得的成就,还是在排球的技术全面性与攻防兼备上(扣发拦防接串联等)全面超越了张?超越是在联赛上超越?还是在国际赛、在世界大赛上全面超越?是以一个时期数论全面超越?还是以一个时点数,几场比赛来论超越?这必须厘清楚。

有说联赛李得804分,单场45分,MVP,最佳主攻,超越了张,有说江苏队未打入四强,张带不动江苏队,而李所在的天津队在李的带动下打入了决赛,三年联赛两冠一亚(今年夺冠大概率),联赛表现比张强,超越了张,还有拿世锦赛中美、中意,中荷季军战说李超越了张。请问:还有超越的地方吗?天才,年轻,十九岁是不是也要拿来当超越的谈资?

若以联赛论:朱婷也没得804分,单场也没45分,河南队也没获联赛冠军,那是否意味着李个人实力也超越了朱婷?张常宁倒是拿了联赛与全运会冠军,得了MⅤP与单项最佳,那是否可推论也超过了朱婷?事实上,显然没有,这是在以偏概全,没看到问题的实质,膨胀浮躁,因此,没有说服力。

若以国际大赛论:张常宁国家队现实版的主力,场上核心之一,世界杯、奥运会、大冠军杯四冠得主,无论从成绩上,比赛能力上,还是在中国女排的主打位置上和贡献度方面看,谈李超越张,就更没有前提,更不足以谈论。

超越的标准和前提只有三个:一个是用时期数的国际赛的成绩与实力来说话,来证明;二是国际大赛上对全队的贡献值,国际大赛上的表现与主打地位;三是技术的全面性,综合能力和融入女排攻防体系的程度。而不是以时点数,一两场比赛的高光,低水平的赛事,来以低比高,放大拔高甚至是等同国家队、国际赛来谈论超越之事。

二,李盈莹、张常宁成绩成就的对比。

以李盈莹进国家队两年来的过往和现在,论成长,总体进步很大(自己跟自己比),特别是在接一传、防守和攻守平衡方面,这有目共睹,也是不争的事实。但以此来横向纵向被炒作比较,超越了张常宁这就不是事实,也很不客观,少有人信。

李盈莹有自己的特点,正在努力前行中,人们也看好她的未来与发展,但发展就有不确定性,变数很多,没有一定行与绝对之说,而且发展与提高是共同的,得有环境,也与队伍的成长息息相关。况且,李都没承认、没认为超越了张,始终还在学习中,球迷对此也有共识,炒作者说超越张有什么用?

个人认为:做最好的自己就行。至于超不超越?张、李二人的成绩与成就、综合实力、国际大赛、国家队主替地位,教练组的考量,体育主管部门的奖项等,都是明摆着的,都是有证有据可查的,也是实事胜于雄辩的,大可不必用炒作来论。

三,未来之事与现在之事

未来是未来,是努力的方向和球迷的期望,现实是现实,两码事,不能把未来当现实,把预测当结果,把未来的可期拿到现实来论超越,这中间有很大的距离,真要是达到了,做到了,届时再论也不迟,但现在炒作说超越实在是为时过早,实不可取,也没多人可信。

结论:作为中国女排的大多数球迷,都是乐见中国女排升国旗、奏国歌,登上领奖台的,都是希望中国女排队员能够在世界三大赛上有高光表现的,也乐见女排队员成长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球员的,甚至是超越朱袁张,超过七仙女的!若真到那时,那是中国女排之大幸,广大球迷之大幸!但所有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事实求是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人为炒作、助长、拔高、攀比和捧一贬一的基础上。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客观、理性、包容、求实,是评论人与事的前提与原则,是应有的态度,当应遵循,

否则就会成了事实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