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足球队与科威特足球队进行第二场比赛之后十二月中旬的一天,我决定应约去访问陈金刚。由于这场比赛的结果是2比2踢平,所以中国队与新西兰队,究竟哪个队进军西班牙还末见分晓,我心中不免有点捉摸不定的感觉。但想到这是去会见足球名将,请教足球先生,走起路来,步子还是满轻松的。为了节省小陈的时间,我事先草拟了一个说话的提纲。像什么“你经历过的比赛哪一场最精彩,哪一场最糟糕?”啦;“ 作息时间”啦;“伙食标准”啦等等,一共有三十多个问题。我想着我这个有点“土记者”的样子,觉着有点好笑。

陈金刚和左树声一样,是来自天津的足球名将。两个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是两种类型的足球运动员。如果说左树声是刚中有柔的话,那么陈金刚则是柔中有刚。

我来到小陈家时,他正在赶写一个报告材料。我握着他的手,打量着他:一张微笑的脸,结实瘦高的身材,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他腼腆地对我说, “让我踢球还凑合,可是让我作报告可要命了,我从来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过话呀!”是啊,一向“用脚说话”的足球运动员,平时在这方面的“基本功训练”是相对地太少了,这也真够难为他的了。

“你是怎样爱上足球运动的? ”我这样开始了我们的话题。

陈金刚今年24 岁,比左树声大三个月。他的父母都是工人,身材都不太高,而且也不喜爱体育运动。他的哥哥陈金柱从小喜爱足球运动,经常带他去玩。小哥俩不但经常去找小伙伴比赛,而且还朦胧地切磋一些球艺。天津民园体育场离他家很近,只几分钟的路,这里经常举行大型的足球比赛,一些著名的球队经常来此献技,他们是当然的热心的小观众。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耳濡目染,使他从小就迷上了足球运动。随着岁月的流逝,足球新苗在一天天茁壮成长。当时小金刚,只是觉着踢足球好玩,足球运动员像骏马一样在绿色的草坪上驰骋,好不威风!至于提高人民体质,为国争光等等,这些更深一层的意义,他还没有真正地意识到。但是他的心目中已经确立了一个奋斗目标,要当一名足球运动员。

1969年他12岁时,正在小学四年级读书。这一年的夏天,天津市和平区举行小学生足球联赛。小金刚在这些小足球队员当中个子不算矮,可是和那些大块头队员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个细高挑儿肯定选不上,那麻杆儿样儿,也经不起碰啊。”“你别看他瘦,你看他的带球动作够灵活的,他还没发育呢。”场边围观的“业余评论员”议论开了。当时任和平区业余体校教练的高复祥慧眼识马,陈金刚入选,进了和平区业余体校小足球队,开始了系统的训练。说到这,小陈好像想起了孩童时代的有趣的轶闻,笑着说: “那时由于技术差,脚法不对,特别费鞋。一双新鞋穿上两个月,就被踢破露出了脚趾。那时心想,要是能有一双铁脚才好呢,不用鞋又不怕磨。”

当时小陈家里并不富裕,三个孩子上学(他有一个姐姐),还要抚养一个表哥和一个姑姑读书,生活确实有些拮据。对于小陈这双“吃”鞋”吃”得这样凶的小脚丫,父母也真是有点望而生畏哩!开始两位老人对于小金刚踢球不能说支持,家庭情况明摆着。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小子有这个才能,国家培养把他送进了体校,就极力支持他了。这以后,家里省吃俭用,好为他增加点营养。但小陈的双亲对他要求很严格,要做什么事情就一定做好,不能马马虎虎。他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由于他训练刻苦努力,足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74年底他被选入了天津青年二队,从此开始一步步实现了他心目中的大目标。

“你是怎样进入国家队的? ”我把话题转了一下。金刚笑了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进国家队,我连想都没想到。”小陈1978年升入了天津足球队,在天津队的两年足球生涯中,有一年半是“板凳队员” 。1979 年下半年才成为主力队员。这半年由于他和全体队员的努力,天津队的名次由上半年全国甲级队的第15 名,上升到第6 名。或许是他显示了足球才华,或许是他有培养前途,总之他被选入了国家足球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连想也没想到。

小陈穿上了国家足球队的球衫后,他心目中又有了新的大目标: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努力!他常用“振兴中华、匹夫有责”这句座右铭来鞭策自己,自觉地从难从严地参加训练和比赛。

我再次打量了他的身材。他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直爽地说, “现在我身高1米81,体重70公斤,比以前强壮多了。1974 年我刚进天津青年二队时,我才1米73 ,体重51公斤。”从1米73 到1米81 ,从51公斤到70公斤,这是一个多么艰苦的里程!

辛勤的汗水,终于浇灌出胜利的花朵。

时间:1981 年11月12 目。地点:吉隆坡默迪卡体育场。中国足球队对沙特阿拉伯队的比赛正酣,方兴未艾。比赛才进行了10分钟,沙队就连珠炮似地接连打进了两个球。下面是两个电视观众的对话:

“中国队要完。”

“今天非喝汤不可。”

“照这样的进球速度,至少得输半打。”

“完了,不能进军西班牙了!”

然而中国足球队输了两个球之后毫不泄气,顽强拚搏,表现了惊人的战斗意志。这种情况对于知根知底的球迷们来说,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时间不多了,离终场还有32分钟。中国足球队果断换人,由“津门二虎”的陈金刚、左树声换下了“北京二福”沈祥福、刘利福。中国队如虎添翼,势在必胜。三分钟后,左树声一个漂亮的右脚外侧“香蕉球”(弧线球),首先破门立头功。一分钟后,只见中国队的一个硕长身影,在沙队门前一个飞身冲顶,球飞进了沙队网窝。还没等这个队员从地上爬起,欣喜若狂的中国队员,已人撂人地扑到了他的身上。“他是谁”?电视观众己看清了他球衫的号码“11号”——陈金刚。这场球中国队最后以4 比2 获胜。

谈到将来,小陈十分坦率地说,要着重练习头球及各种脚法的射门,提高铲球技术,加强战术意识。他认为这些,是他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刻苦训练提高。

从小陈家里出来已是近中午时分了,没有风,初冬的阳光晒到身上暖暖的。我走着,想起了小陈给我信中的一句话:“我一直坚持着,一定努力地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1982年 竹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