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脚,前申花球员、鲁能球员,3次中超冠军、2次足协杯冠军得主吕征,在微博宣布提前退役,并将原因归结为在其目前所效力的中甲球队北体大,总经理孙哲东“一人独大,掌握球员生杀大权”。所以,35岁的他虽自觉还能再踢2年,不得不与球队解约并退役,自费出国进修后再来为中国足球效力。

按照吕征的说法,他被北体大欠薪5个月,并将被下放至预备队。吕征对此不解,于是到办公室找孙哲东,结果孙指责吕征出场时间只有200多分钟,比不上其他球员的20场,数据很差。并拍着桌子说,自己是总经理,想让谁上,就让谁上。

如果此说法属实,孙哲东的标准与吕征的认知确实有很大出入,一般意义上,进攻球员的表现看进球效率,吕征出场4次200多分钟打入5球,他怎么算也不觉得自己会被划入需要优化的行列。目前,北体大对此事还没有给出官方回应。

从球员角度看,这确实是一个关系到职业生涯的重大选择。对孙哲东和北体大来说,等待他们的将是又一次危机公关。对球迷来说,他们一方面为球员惋惜,一方面十分见怪不怪,中国足坛总经理一人独大,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我们见得少吗?

不必深究具体的事情里孰对孰错,我们换个角度来观察这起纠纷。将眼光回溯至吕征职业生涯开始之初,从他个人的层面看看一个职业球员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里,可以有怎样的成就,将会碰到怎样的壁垒,并带来怎样的改变。看看一个有才、有态度的职场人士,可以在职场上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吕征算幸运的。19岁加入鲁能一线队,中超首秀就打入2球,年少成名的第一步他走得非常之稳。很快,他成为鲁能的边路快马,帮球队获得3次中超冠军,1次足协杯冠军。入选国家队,转会申花,中超冠军和足协杯冠军数再各自加一,看似光明的前途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同时,另一条关于反抗的线索也一直跟随着他的成长。吕征职业生涯中有过3次知名的反抗,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是2007年随国奥在意大利集训备战北京奥运会,结果在训练中与时任国奥助教贾秀全发生口角,遂被开除出队,并立马送回国。第二次在2018年,他在申花效力两个赛季后,因伤病等原因状态下滑严重,总上场时间只有403分钟,无法与申花就续约问题达成一致,拒绝在申花提交的工资表上签字,被申花提交了仲裁。

第三次即是此刻。他在北体大效力2年后,写下上千字的退役声明,还在信的末尾意味深长地留下“未完待续”四个字,赢得球迷一片惋惜,却早已被俱乐部“先发制人”——据说,北体大早就在中甲俱乐部经理联席会上点名批评了吕征。

北体大将作何回应,吕征手里还有什么后续猛料,这些料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事情进展,都尚未可知。但目前的线索以及其指向已经十分清晰地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球员可以动用的只有自己的录音功能,自己的律师,家人朋友帮忙转发,以及公共平台的舆论力量。然而在与一个俱乐部及其背后的力量的对抗中,这些手段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所以最大程度上,这件事的结果将是,一个被迫提前退役的国脚出国进修了。它将如诸多大大小小的公共事件一样,渐渐被大家遗忘。它既不新奇,也不劲爆。在坚硬的俱乐部以及更坚硬的足协这里,它所能激起的水花,就像偌大的广场上有两片树叶打着架落下。可落下的树叶多了,广场早晚要受到影响。